2020年8月1日,廣東省標準化協會組織的專家組通過了《防護口罩用熔噴法非織造布》標準的評審,并以團體標準的形式發布實施。此舉標志著困擾我國防護口罩質量提升和口罩產品出口受阻的難題將有望迎刃而解。
標準缺失,制約口罩質量提升和出口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并蔓延以來,防護口罩市場需求量急劇增加。除原有生產廠家開足馬力生產外,新增加一批轉產或新投產口罩企業,我國口罩生產除滿足國內防疫需要外,還大量出口國外,成為口罩生產和出口大國。
制定專門作為口罩用料的熔噴法非織造布
然而,口罩產品的質量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有些口罩產品,在國內檢驗合格,但在國外檢驗卻被判為不合格,遭遇退貨甚至被取消供應資格的尷尬,特別是自今年5月份以來,這種情況有愈演愈烈之勢。其原因有多方面,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口罩相關產品的標準缺失所致。
首先是我國防護口罩標準GB2626—2019《呼吸防護用品——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與歐盟標準(EN149:2001+A1:2009)和美國標準(NIOSH Standards Title42 CFR Part84)相比,有些技術指標要求不一致。例如,我國上述標準對有些型號產品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效能沒有要求,而歐盟標準對非油性顆粒物和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效能要求都有規定。
熔噴法加工制成非織造布是防護口罩的核心濾材,其效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口罩的效能
其次,我國對用于口罩制作的熔噴法非織造布沒有專門的標準。防護口罩的核心濾材,通常采用聚丙烯或其他熱塑性樹脂為原料,用熔噴法加工制成非織造布。選用的熔噴法非織造布的效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口罩的效能。熔噴法非織造布產品我國至今無國家標準,僅有兩個行業標準,為FZ/T 64034—2014《紡粘/熔噴/紡粘(SMS)法非織造布》)和FZ/T 64078—2019《熔噴法非織造布》。前者適用于以丙綸為主要原料,以熱軋粘合方式加固的SMS產品,并非口罩專用材料;后者適用于以熔噴法生產的非織造布,但熔噴法非織造布的用途不限于口罩,因而該標準僅對熔噴布的幅寬、單位面積質量等提出要求,作為口罩用料核心技術指標的過濾效率和阻力等,則規定由供需合同約定。這樣一來,許多企業從降低生產成本考慮,選擇并無對油性顆粒物過濾效能的熔噴法非織造布,用其加工生產的口罩便符合國家標準但不符合歐盟標準的要求。
行內人士已形成共識:解決我國口罩質量符合歐美先進標準的關鍵是解決口罩用料問題,制定專門作為口罩用料的熔噴法非織造布標準刻不容緩。對此,廣東無紡布協會、聯測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聯合口罩生產企業、檢測機構和華南理工大學等15個單位,向廣東省標準化協會提出制定《防護口罩用熔噴法非織造布》標準申請,于今年4月獲批準正式立項并組成標準編制組,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編制了該標準。
分類定級,核心技術指標對接歐美先進標準 相較于已經發布的有關熔噴布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一些地方發布的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廣東省標準化協會發布的《防護口罩用熔噴法非織造布》的突出特點是對接歐美的先進標準,使該團標既有適用性又有先進性,達國際先進水平。
該團標從確保口罩用料熔噴法非織造布的質量效能出發,采用分類定級的方法,把口罩用熔噴法非織造布分為A、B、C三類。
其中,A類屬于符合GB2626—2019要求的產品,B類屬于符合歐盟標準要求的產品,C類屬于符合美國標準要求的產品,A、C類產品各分為6個型號,B類產品分為3個型號,對這三類共15個型號的產品的代號、基本項技術要求、專項技術要求、選擇項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包裝、標識、貯存、運輸等都作了明確規定。
其中,三類產品的基本技術要求都達到或優于GB2626—2019的規定。例如,斷裂強力方面,國家標準對30g/m2~50g/m2規格的熔噴布規定為橫向≥6N,縱向≥9N,60g/m2~100g/m2規格的規定為橫向≥10N,該團標則都分別提高1N。
B類和C類各項指標則都分別采納歐盟標準和美國標準的規定。這樣,B類和C類產品的技術指標要求包括對油性顆粒物穿透率的檢測要求趨于完善。又如,規定了產品達到過濾效率要求的同時,也應滿足相應的阻力要求。
A類產品普通型氣流阻力為≤140pa~≤220pa,B類為≤170pa~≤220pa,C類為≤160pa~≤300pa,完善和優化了阻力和過濾效率等核心技術要素。另外,對可能影響檢測結果的檢測方法,包括檢測設備參數的調整和產品加工過程中進行高、低溫及加濕等預處理的方法和要求,也都與歐盟和美國先進標準相接軌。
與此同時,該團標密切跟蹤抗疫實踐對防護口罩提出的新要求。前段,德國國家安全技術中心發現在疫情期間生產的口罩中有的存在氣味嚴重的問題,從6月5日開始新版測試中增加了氣味的檢測。據此,該團標還在B類產品中增加了氣味等級測試技術規定,在A、C類產品中則作為選擇項,由企業自主確定,以更好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化。
www.hpmila.cn